各位同学:
丹青学园2016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即将全面展开,为进一步细化工作,保证实践活动安全有序进行,结合校办公室、校团委文件精神以及丹青学园工作实际,针对宣传信息以及后期总结等方面报送机制,作以下补充:
一、暑假实践期间宣传信息报送
新闻与信息采编过程中要紧扣时代背景与活动主题,加强理念的提炼、实践活动内涵的挖掘,提升新闻稿件的价值。综合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渠道进行立体式宣传,积极投稿,争取在国家及省、市级媒体宣传丹青学园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暑期实践宣传信息主要分为:微博传播、新闻信息、工作信息以及媒体报道等四种形式。宣传信息上报的质量和数量,将作为各实践团队考核的重要依据。
微博传播。各实践团队需以团队名称注册新浪微博(如:“浙大丹青学园赴武义支教小分队”),访问并关注“浙江大学社会实践”(http://t.sina.com.cn/zjujd90)和“浙江大学丹青分团委”(http://weibo.com/u/3154605584)官方微博,每支团队在实践过程中至少发布3条微博,记录实践感悟,分享实践成果(鼓励个人开通微博记录实践过程)。以“@浙江大学社会实践”和“@浙江大学丹青分团委”开头编辑,内容须在140字以内,同时积极关注、转发和评论其他团队的微博。
新闻信息。每支团队在实践期间至少上报1篇新闻稿(校级重点、校级一般及园级重点团队要求3篇以上),每篇1000字左右,并附4-6张照片,照片以拍摄内容命名,并写明队伍名称、实践地点及实践活动主题,照片单独附件,不要插在word版本的新闻稿中。优秀新闻稿及实践图片范例见附件1《浙江大学2016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手册》。邮件请以“【新闻信息】队伍序号+团队名称”命名发送至dqshsj@126.com(队伍序号在之前的通知中已公示,请各团队查看)。例如:“【新闻信息】0.1浙江大学丹青学园赴西湖区一队暑期社会实践团”。
请各实践团队关注“浙江大学社会实践”和“浙江大学丹阳青溪学园”官方微信平台,社会实践相关资讯及实践团队跟踪报道等将在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同时,社会实践的实时讯息也将通过“浙江大学社会实践官方网站”http://www.youth.zju.edu.cn/shsj和“浙江大学丹青学园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官方网站”http://dqxy.zju.edu.cn/sp/发布,鼓励同学们关注。
工作信息。请实践团队将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的有关工作信息,如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展情况记录等,于每日23点前反馈到社会实践公共邮箱dqshsj@126.com,邮件命名为“【工作信息】队伍序号+团队名称”,具体要求见附件2。
媒体报道。各实践团队的新闻信息如被校内外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报道,请及时反馈到社会实践公共邮箱dqshsj@126.com,包括报道的媒体级别、媒体名称、具体时间、报道链接、报道的具体文字及图片内容等。邮件命名为“【媒体报道】队伍序号+团队名称”,报送格式同附件2。
二、开学后需及时上交实践总结材料
1、团队需上交总结材料,可分为调研报告、实践感悟、人物访谈等,具体格式见附件3《浙江大学2016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手册》;
2、个人需上交《浙江大学2016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考核表》(见附件1,可复印)(含不少于1000字的总结)至学园;
3、实践中各团队活动被校内外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报道,请递交相关报纸、杂志、电视视频、网页新闻等;
4、鼓励团队在实践期间携带DV 和相机,采集采访视频和照片等,要求上交视频及6-10张无压缩处理照片,视频及照片以拍摄内容命名,文件包须写明“序号+队长名字+队伍全称”。
【非遗保护团队】专项要求:
1、形成1份对当地非遗传承与保护有益的调研报告(政策建议书)
2、形成1份以“微村志”、访谈录、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成果册,可参照队长QQ群文件范例。
3、形成1段能够体现团队实践风采与特色的微视频或纪录片。
4、实践过程中的摄影、录像、音频资料也随上述资料一并打包上交。
在实践过程中有任何问题请咨询丹青学园分团委负责人
王乔老师:88208653
何同学:15557672727
社会实践公邮:dqshsj@126.com
丹青学园分团委
2016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