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精神与我”圆桌沙龙之管院师生专场顺利举行

发布者:闻时敏发布时间:2022-05-28浏览次数:484

     2022525日下午,“求是精神与我”圆桌沙龙之管院师生专场在管理学院B10楼孵化器举行。管理学院院长魏江、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潘健与92021级专业确认至会计学、工商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本科生展开了火热讨论。沙龙活动由求是学院党委副书记、丹青学园主任徐晓峰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魏江院长以自己刚刚结束的浙江大学2022年教材工作会议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为引子,从“21写一本教材”阐述了他对“求是”的初印象——坚守、精品与责任。二十一年如一日不断迭代优化一本教材,恰恰是魏院长对于教师这份职业选择的责任体现,他勉励同学们,要坚守“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朝着正确的方向,实实在在做好一件让人尊重的事,直至到最棒。

魏院长深入浅出的讲话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接下来在轻松亲切的交流氛围中,同学们也分享了自己对求是精神的理解及践行,提出了独到的感悟与见解。同学们诠释出,求是精神是一笔永恒的精神财富,是一种十年磨一剑、永恒坚守的专一踏实,一种从心发出、利他奉献的非凡气宇,一种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浙大人独有的责任与使命。身为管院学子,更应践行对“求是”的承诺,如学院对我们成长所期待的那般,以“无曰已是,无曰遂真”永不停歇的脚步,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引领中国发展的健康力量!

听完同学们的分享,魏江院长表示非常感动,看到了“亮光”,对未来管理学院人才培养事业充满了信心,也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能够自觉肩负起管院学子成为“引领中国发展的健康力量”的楷模先锋,以点带面,引领身边的同学们共同进步。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魏院长结合管院同学们的专业发展方向,“把脉问诊”,希望同学们进一步打开格局、坚定立场,把眼光放长远,着重把握“求是”精神的四重意蕴,即扎根中国大地、扎实理论基础、形成独到认知、养成气质性格。魏院长通过费孝通先生扎根乡土中国研究乡村经济的事例提出管理学院的实验室就在“社会”,只有了解中国、了解社会、了解社区,才能做好管理,“求是”意味着要扎根中国大地,认真学、深入思、努力悟、切实行,无所谓主课和辅课。他看来,认认真真找Why不断问why,是落实求是精神“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关键所在,管院学子贵在学通学深理论,才能形成辩证思考的能力,才能堪当大任。此外,魏院长指出“求是”精神要求我们能够形成自己的“思想”,精准地“回应”社会,让更多人理解“社会”,而这需要在多学科交叉中、在人情练达中写通文章。最后,魏院长认为“求是”精神最终会成为一种气质和性格,融入浙大人的骨血之中,勉励同学们要实干为要、行胜于言,用实干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用实绩赢得更大的尊重。

分享结束后,魏江老师为前来参加本次圆桌沙龙的每一位同学赠送了自己所著的两本书《鲁冠球:聚能向宇宙》《数字创新》,希望同学们从中感悟求是精神,把握时代际遇,朝着更高目标和追求,将商学逻辑中“创业家、战略家、创新家、哲学家”四大特质的集合演绎转化为每个人人生出彩的生动实践。学生代表也为魏江老师献花,表示感谢。

通过本次师生对话,同学们受益匪浅,纷纷表示自己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未来的日子里要进一步传承“求是”文脉,擦亮“浙大”底色,发出最强音,做到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守正创新、坚定前进步伐,在学校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征途上,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力走在前列、焕发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