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点半,《解读<大学>的内圣外王之道》讲座准时开始。何善蒙老师提道,“四书”的说法由朱熹提出,应当先读《大学》,领悟“内圣外王”的境界,再读《论语》,体会古人学问真谛,最后读充满气势的《孟子》以及精深微妙的《中庸》。“大学”被英译为“Big Learning”,这反映了外国人对于《大学》的理解,符合“大人之学”的定义。
首先,何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大学》中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德”是内在于自己的美好的德行,“明明德”则是将被遮蔽的美德呈现出来。建立“德治”的大同社会是众多思想家们的目标,但由于依靠“自律”始终难以实现。何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逐渐领悟了“三纲领”的内涵。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何老师依托《大学中》的这句话,向我们强调了“知止”的重要性——知止是确定目标,只有确定了目标才能“定”“静”“安”“虑”以至于“得”。何老师用追求“满绩”来说明这一过程,让在座同学感悟到了“知止”的重要。
最后,何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大学》中的“八条目”以及“内圣外王”的含义。“内圣”相对于自暴自弃,侧重于内心的修养,“外王”则侧重于做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在黑板上写下了王阳明先生的一首诗歌:“人人皆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何善蒙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定盘针”,辨明本末,参考“八条目”给出的框架,实现自己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指导》讲座在下午三点半准时开始,本场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赵坤老师主讲。
赵坤老师首先给我们分享了他大学时期阅读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经历,并提到自己保研面试时背诵《共产党宣言》“惊艳全场”的例子。他充分肯定了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性,主张我们要通过阅读经典培养理论思维能力、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增进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学会在协调主、客观的矛盾关系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紧接着,赵坤老师展示了一份他整理的大学生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书单,提出了“结合发展史”“抓取中心主线”的马经典阅读方法,并进行了详细讲解。赵老师一方面将马克思的生平经历和思想的转变、形成、确立、发展完善历程与这份书单相结合,梳理了马克思从早年到晚年的思想发展脉络,使同学们对马克思的生平经历与思想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终极目标为切入点总结提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线索,使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宗旨和思想的内在逻辑有了总体性认知。
随后,赵坤老师主张大学生要带着问题意识、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现实、结合个人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分享了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所要破解的现代性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当今世界依然存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之问、真理之问、现实之问显示了其经典理论并未过时。同时,马克思主义始终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告诉我们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自己的人生,怎样去处理“三观”构建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赵老师的分享让我们受益匪浅。
讲座最后,赵坤老师设置了提问环节。两名同学先后举手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赵坤老师结合著作思想及时代情况认真解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指导》讲座在下午三点半准时开始,本场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赵坤老师主讲。
在两场讲座结束后,主持人周毅同学代表卓越计划向两位老师赠送了纪念礼品——一枚姓名章与一本绘有老师画像的册页。赵坤老师以非常平易轻松,易于接受的方式,对我们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阅读指导,既让我们了解了更全面、更立体的马克思,也让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更坚定了我们作为学生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赵坤老师刚做完手术却坚持为我们做讲座,更是以身示范,告诉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人文科学试验班2005邓惠文
历史是我们前进的基石。何善蒙教授从《大学》本经出发,围绕着内圣外王之道,带我们“看古人之学的规模”。古人的逻辑前提为“身国一体”,以此为基础,治天下的道理自然与治家的道理类似,无怪乎前人说“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在教授看来,相较西方而言,东方文化则更加讲求实践古圣人之道,即“行道”,内圣外王就是自我修养与对外实践的结合体。
——社会科学试验班2023罗誉州
从四书概况到《大学》解析,从家国情怀到王阳明的“人人皆有定盘针”,何教授从《大学》中解读出各种道理。风趣语言背后,更是对于道德、对于尊重、对于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深度理解。而在赵坤老师的讲座中,老师深度剖析了资本主义背后的运作机制,点出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所需贯穿的主线,也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回答“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指出明路。
——理科试验班(生环化地)2004张家玮
在《大学》中,朱熹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概括为“三纲领”,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括为“八条目”,两者互为对应,构成一个以修身为核心的整体,比较全面地阐释了一种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体系,蕴涵了儒家一贯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讲究修身养德,“外王”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内而外,逐步升华。因此,渴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的我们,也应不忘致力于心灵的修养。
——社会科学试验班2022柴宇恒
本次讲座圆满结束,期待卓越九期和石榴籽班的同学们既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又能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发展之道,向着“卓越”的目标不断迈进!
图片:张家玮
文字:叶子 赵城凡 吴家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