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
靠在树上,晚秋的空气清冽。岑寂中,传来低沉的鸟声。是鸽子,他想。他将头向后靠去,闭起眼睛,仔细听了一会儿,直到他感到自己已经属于这片荒寂。然后他站起身来,投入十月的萧瑟中。
丹桂的十月啊,残酷的十月。已经是十月了,果然这样的冷,他想,同时翻起大衣的领子。这是他来朝鲜后的第三个秋天。
1951年10月15日,第一个秋天,他和母亲分别,去朝鲜的战场,临行前,又喝了母亲做的一碗桂花酒酿。
1952年10月23日,第二个秋天,上甘岭的坑道里,炮弹在他身边落下。因为敌人的封锁,坑道分队已经缺粮、缺水、缺弹、缺药。那个秋天的晚上,他躺在满是血污的床上,缓缓闭上眼睛,母亲还在等他,而他却回不去了。是有怨气的吧,他想,为了别国的战争,死在这异国他乡。
1953年10月23日,他又回到这片土地,被炮轰过的岭上仍然荒寂。十月的阳光清冷冷地照在他的颈背上,其实他感受不到阳光的温度,他不过是一个游魂。他知道,不久,他将独自去抵抗又一个下午的寂寞。在异国,冷眼看每家每户锅里炖得咕噜噜作响的汤,看情人们十指交缠的约会。他能想象得到,自己将如何浪费时光,独自坐在夕阳里,数村里寺庙的钟声,敲奏又一个下午的死亡。
他漫无目的地往岭下的村庄走去。战争已经结束了,有成群的麻雀,在墓碑上、在废炮口上作试探性的小憩。他屏息看着,希望有一双柔细而凉的脚爪会憩在他的背上,但他知道不会,这里的秋天不属于他。他想,他的秋天啊,他的秋天在哪里呢?他的秋天在钱塘江的下游,在满觉陇的桂花里。不,他的秋天在战争前的歌谣,在母亲做的桂花酒酿中。
走进村子里,一个父亲抱着孩子坐在小溪边。
“爸爸,炮声已经停了三个月了。”
“是啊,和平来了。”
“和平是什么?”
“和平,和平就是山间快乐的松鼠,冬天温暖的房间,此时此刻的静谧和等你回家的妈妈啊。”
“和平真好,和平会一直有吗?”
“会的。”父亲抬起头怔怔地望着,像是能看见他似的,低声对女儿说道,“和平很珍贵,你们用生命换来,我们会一直守护。”
远方有鸽子的叫声传来,想起自己守护和平的初心,想起那年他告诉来送别的母亲:“直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他望向濯濯童山,那上面似乎开满了橘红的丹桂,一如秋天的满觉陇,母亲就站在那里,等他回家。(一团一连 张简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