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校歌 ——多少次耳闻,都抵不过一次相遇

发布时间:2019-08-25点击次数:143

多少次耳闻,都抵不过一次相遇。

在学唱校歌之前,我想我不曾懂它。

不懂歌词释义,文理艰深而晦涩难懂,我曾不止一次地吐槽。

不懂真正内涵,当被问起时只生硬地与校训挂钩,含含糊糊。

可当我站在教室里,一句一句地唱着《大不自多》时,忽然有了新的体会。那些在历史上灿若星辰的名字仿佛瞬间具象成人,绕过更迭的日月,跨过无常的世事,缓缓走来。

电影《邮差》中,有这样一句话“诗歌不属于那些写它的人,而属于需要它的人。”我想,这句话也许还可以适用于浙大校歌。

当马一浮先生与应尚能先生应竺老之邀,创作出《大不自多》时,它就不再是二老的独属,而是数万浙大人的所有物。拂晓之前的黑暗时刻里,追寻真理的迷惘时刻里,都有它的身影。

纷飞战火里,滚滚硝烟中,多少浙大人高唱着《大不自多》,背井离乡,奔赴漫漫长征路,一迁浙江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四迁贵州遵义湄潭,以文人的傲然姿态撑起中华一片天。我站在历史的这头眺望窥探,看见两千六百余公里的跋涉之外,心怀大勇,凛然无畏如程婴者有之,投笔从戎战场杀敌有毅有恒者亦有之请长缨效家国如公孙杵臼。食不果腹无甚怕,居无定所又何妨,俭食淡餐便足矣,陋室亦可栖吾身。苏步青先生专注微分几何陈建功先生钻研三角函数王淦昌先生潜心中微子世界谈家桢先生投入遗传学领域贝时璋先生探讨细胞重建……“细风微草岸,危墙独夜舟”之时,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浙大人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沧海浮舟,立马昆仑。明荧碰撞,交融,绘成那个时代的绚烂星河。

而今天的我们,唱着他们曾经唱过的《大不自多》,与他们共享浙大人这个的称号。数年的时光好似被凝固,我们在这头,他们在那头,穿过历史在对话,确认着彼此的眼神。

你好,我也在唱《大不自多》!

你好,在历史上灿若星辰的浙大人!

你好,我想成为你的——接班人!

确认过眼神,你是我所爱。

交换过眼神,你是我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