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十二连】记帽檐下的帽盐
帽子必不可少,但常常被新兵遗忘。帽檐下的那一圈白色痕迹,更鲜有人注意。那是刻苦勤奋产生的氯化钠结晶,那是盐,帽盐。
海水制盐的历史可追溯到秦皇时代,但汗水制盐,还看今朝浙里军训。时至今日,求是学子仍遵循古法。他们把汗水渗进迷彩帽的帽檐,利用日光直晒蒸发。晒制过程中不添丝毫添加剂,纯人工以自然天成。
每年9月是产盐旺季。每天凌晨5点多,趁着天还没热起来,新生盐工们就要赶到晒盐场准备;到了下午2点,又要开始新一轮的晒盐。为避开最热时段,我们尽可能在清晨和傍晚集合在盐场,但为了制盐,必须暴晒。
上午,天气热、光照强、气温高,正是晒盐好时机,出的帽盐品质好。
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来到东六教学楼的连廊外侧,闷热的空气中,飘来一阵咸腥的味道。远远望去,块块“盐田”行列严整,英气逼人,盐工胸前一张张名牌,在烈日下闪闪发光。行走起间,烈日似乎晒得教官与学子冒出热气。
几行军训的男生正在晒盐,他们将帽檐高高翘起,抬头挺胸,练习着正步。来回间,一圈圈白花花的帽盐在步伐中偶然清晰。
帽盐不容易被看见。往往要到刚走出烈日的男新兵的帽檐底下搜寻。一般,人晒得越黑,帽盐就晒得越白,面积也越大。
盐场里最优秀的那名18岁的浙大新生,成年不久就在这十二连盐场干活,因五日烘晒,他的皮肤已黝黑发亮。虽天气炎热,但他却身穿迷彩长袖长裤,脚踩橡胶解放鞋。一旁的教官说道:“晒帽盐就是天越热,盐粒就析出得越快越好。”教官边说边回忆起往年自己“晒盐”的场景:有几年,到了夏天真是热得吃不消。38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衣服都穿不住,但我们还是得每天照常“晒盐”。
从经验丰富的教官那里,笔者了解到日晒法制帽盐主要由制“卤”、结晶两步完成。
首先,汗水经过前额流入帽檐,通过布料渗透,多次蒸发,经过层层纤维使汗水达到最佳波美度,这即是制“卤”。
而结晶是将纯天然饱和汗水结晶成盐的过程,倘若在每天都是天气晴朗的情况下,也需要将近10余天的时间才能晒出晶粒。在结晶过程中还有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旋转,这可是帽盐生产中提高产量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艺技术。新生盐工们根据不同的质量标准需要,紧紧跟住太阳的方向,随着其高度角不断调整身位。以求帽子得到全方位的烘晒。
独特的个性汗水,艰辛的古法手艺,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保证了帽盐的纯天然品质,也见证着学子的坚毅。
这小小一圈白色的帽盐里,其实有着无限的坚决和深深的敬意,它不炫耀、不张扬,静静留存在每一个刻苦训练的人的帽檐下,闪烁着荣光、留存着美好。
原我们额际的帽盐,见证着我们大一新生,从起初的鞠躬、敬立,变成明天的军姿,与敬礼。(一团十二连 周李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