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宿 ——集体主义的救赎作用
归宿
——集体主义的救赎作用
在知乎看到这样一段话:当军训结束,大家都在用眼泪为过去的这段时光赋予意义,你不参与,你就是异类。在这种情况下,你不流泪,就有一种被集体抛弃的不安全感;而你参与了,就获得了一种融入集体的安全感。一个人面对这样的场面,不需要经过自身的思考,而让自己随着群体的感情的洪流而去。
集体主义是个人精神的救赎良方与最终归宿。
集体最基本也是最大的作用,是以强硬的、不可推卸的姿态,赋予集体中的每个人一个被安排好的位置。这样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极易使人产生一种奇妙的安全感,在参加集体活动中逐渐转变为个体的归属感。
而个体的归属感对于不参与集体生活的人来说并不是易得的,于是这样的归属感就显得弥足珍贵。用老庄道学来说,我们都是朝生暮死的蜉蝣,徘徊于天地间,只渴望在江湖中寻得一个能够相濡以沫的所在。
从某种角度而言,集体还能够使在社会大环境中迷茫的个体,比较容易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禁想起讲述集体主义的名片《浪潮》,当在孩子们之间席卷的浪潮褪去后,有人相拥哭泣,有人选择自杀,无非因为这些原本并不出众的边缘人,好不容易在集体中寻得的价值感被突然地强行摧毁。集体赋予了他们每个人以生命的意义。
集体的声音也往往比个人更令人动容。在《我不是药神》里,与其说主角良心发现,不如说他是被白血病人这个集体的生活所震撼且感动。这样极富悲剧色彩的集体,给主角造成了很大的压迫感,仿佛一柄悬在头皮上的剑,剑锋的凛冽凉意始终驱使他前进,为与他其实本不相关的一群人一次次铤而走险。
而集体于个人,其实是一种救赎,更是一种最终的归宿。罗伯特 所罗门在他的《大问题》中问道:一个人如果脱离了社会,还能怎样介绍自己?我们的名字、职业、身份,都是于社会关系而言的。这就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离开了集体,我们什么都不是。我们甚至不能说出我们究竟是谁。不论愿不愿意承认,我们的人生价值最终都在集。个人造就集体,而集体成全个人。
聚焦集体更容易带来感动与共情,这是因为我们原本应为一体,如《圣经》所说,就像“枝子连于葡萄树”。在从前那个生活艰难的年岁,我们充满信仰;在现在这个物质丰足的时代,我们却迷茫无措。也许,我们都需要集体的救赎。(一团一连 赵心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