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宽恕、自强--9.3抗日战争纪念日有感 ——自强篇

发布时间:2017-09-09点击次数:211
 

(一团十三连 肖明睿)

当下会变成历史,而历史终归是历史。杜牧在《阿房宫赋》结尾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苏洵在《六国论》末尾说:“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历史需要我们的铭记,但是仅仅记住历史是不够的,它无法代替我们做好当下应该做好的事,为此我们还必须“鉴”古。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年代里,和平与发展是当下的主题。刀枪入库,铸剑为犁;马放南山,卸甲归田。我们当然无法感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那种大敌当前,民族兴败在此一举的那种急迫感。当然也正是这样的急迫感,鞭策着中国向前进,促进举国的工人、商人、官吏和知识分子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奋斗。以惨痛的代价,获得了抗战的胜利,雪洗了100多年的耻辱。完全可以说,不是他们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早就“国之不国”了。

如今中国稳定快速的发展,是一代人用双手,用汗水,用血液奠基的。但看今日人们夜夜笙歌,灯红酒绿,团结不复,矛盾四起;有人给先辈扣上伪造的帽子;有人为军国主义洗白;有人为民国时期的国民党招摇呐喊,有人为损害共产党的威信殚精竭虑:他们愧对无数努力的革命先辈。。

安于现状,沉于享乐是一个国家危机到来前的征兆。安史之乱前有开元之治,鸦片战争前有康乾盛世。当所有人将和平视为理所当然,让战争的可能性只是成为嘴上的谈资,这样的国家与民族是无法立足于世界的。忘战必危,“莫倚时平驰甲兵”,自强不只是在经济上的强大,还是国防力量的强大。清朝经济无出其右,但当时还是被英国这么一个蕞尔小邦所打败。为何?他们忘记了军事,以为自己无人能敌。

中国承平日久,进行了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能力位居世界第二。但光是这样是不够的——富国,更得强兵。虽然当下社会尊敬军人,但人们却反对自己的子女入伍。为何?重文轻武耳。军训是一个契机,让大学生们了解真正的官兵是怎么样的,军队到底是怎么样的。军训绝非只是锻炼学生的方式,还是让学生认识到军队的重要性的方式。军训是向隐藏在我们心中的热血与尚武精神的真切呼唤,呼唤着我们率先走出来、站起来,为我们挚爱的祖国和人民,为了我们所珍视的一切的一切去奉献。让我们内心中的军人气魄,化为热血,以我们的年少轻狂,积攒不畏艰险的力量!

国恒以弱丧,落后就要挨打。国家自强是“铭记”、“宽恕”的基本条件。国家不自强,谈何宽恕?只有自己国家强大,才有实力去宽恕别人昔日对自己的伤害,才能完成铭记历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