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的不仅仅是走路

发布时间:2017-09-04点击次数:109
 

记忆中的军训,往往都是从一项日常生活中最重要却最容易被忽略的技能——走路开始的。简单的立正、稍息、跨立、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区区几项内容就可以占据我们几天乃至十几天军旅生活的主旋律。而最近的训练果然也不例外,我们一个连的大学生在教官眼中就好像刚出生的小娃娃似的,要手把手的教立正,教走路;要纠正错误,要筛选榜样……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被我们用在了学习这几个简单的动作之上。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都感觉到我虽然累了一天,腰酸腿疼,但在做的事情,和“军事训练”“国防教育”这样高大上的字眼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从而不禁自卑、失落和着急。

是啊,走路,人人都会,没有一个人会因为走路走得好就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战士,也没有一名战士会因为走路中出现了一点点失误就丧失了在战场上的准心。况且,军人的步伐要求甚高,繁琐低效,经常给人以不实用的感觉,我想,应该没有哪一只部队会用这样的步伐去行军吧……

但渐渐地,我也想明白了这种“走路”的起源和意义。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好像为我们这几天的训练内容找到了历史溯源。我们现在的所谓“军训”和兵役制度,实际上起源于我国古代一直保有的民兵制度(团练)。春秋时,齐相管仲严行“什伍法”:“辅之以什,司之以伍,伍无非其人,人无非其里,里无非其家”,使“奔逃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不求而约,不召而来”。可见我国古代的兵役制度不是分散的、无组织的,而是纪律严明、整齐划一的。民兵训练以栖居地为基础,按照行、伍的单位编排,而这里的行伍就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的队列。我们看西方描绘战争的雕塑和壁画,往往都是赤身裸体、肌肉发达的战士,而中国的此类题材的艺术品,都是严整肃穆的军队方阵,有时出现几个历史上杰出的将领,他们的身后也都是隐约着一只雄壮之师,而并非要把他们塑造成一往无前的孤胆英雄。中国古代的军事智慧中,《三十六计》主讲谋略,《孙子兵法》主讲阵法。古代西方的战争受到小国寡民的历史局限,往往更注重的是个人力量的崇拜而非集体精神的塑造,而中国古代的战争最讲究阵法,并不是我们想当然的在古装剧中大量出现的“群殴”打法;同样,杰出的军事家无一例外都是在军事阵法的创新中有着不俗贡献的人物,诸如“火牛阵”“七星阵”“八卦阵”之类的战争传奇,时至今日还为人们津津乐道。那如何将自食其力的民兵集体训练成有素养、有组织、有战斗力的军队呢?靠的就是日复一日的队列训练。所以,当我们进行着单调的“走路”训练时,为什么不把他当做是对我国优秀军事传统和大一统气度的缅怀和推崇呢?

“走路”带给我们的,还不仅仅是厚重的军事历史传统的伟大,更是我们对自身发展和周围环境认识提升的契机。我们羡慕电视上阅兵式各位“兵哥哥”“兵姐姐”的飒爽英姿,每当军乐奏响,礼炮齐鸣,他们矫健的步伐和整齐的踢踏声便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但如果我们没有亲历这样的训练,这些依旧对我们来说十分遥远。只有当我们明白了在军事训练中连走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才会对那些默默无闻几十年如一日为祖国守卫疆土的战士的艰辛和顽强更加肃然起敬,我们才会增加对我们这个饱经磨难而又重新崛起的民族的热爱和感激。

我们从五湖四海相聚在浙里,都身处在全新的环境之中,需要通过军训队列训练的方式增强我们的默契。今天我为旁边的同学纠正一下扭曲的动作,扶一下倾斜的身躯,明天我们将成为一生一世的战友和兄弟。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他在军事上的一条措施“将兵法”却得到了发扬和借鉴。兵要识兵、将要识兵、兵要识将,这样的军队才能够产生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产生奇迹般的作战效果。“岳家军”“戚家军”“湘军”“淮军”“北洋新军”,他们无一例外都继承了将兵法的精髓,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凝聚力的“名师”。所以,有这些光辉的历史和传统为证,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我们学的不仅仅是“走路”,我们锻炼的是毅力,缅怀的是历史,锤炼的是友谊,提升的是凝聚。一个人只有好好“走路”,才能不惧人生的任何挑战;一所大学只有好好“走路”,才能向真正的世界一流迈进。(一团十二连 周天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