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情结

发布时间:2015-09-06点击次数:221

烽火情结

战争岁月的人们期冀和平那一天的到来,因为他们饱尝了战火纷飞带来的生离死别、颠沛流离。和平年代的我们却未必真正理解先人刻骨铭心的伤悲,因为曾覆盖中华大地的硝烟早已散尽。我们对于战争的印象来自一代代的口耳相传还有先人弥足珍贵的文稿。在这些地方,我们依稀窥见昔日烽火的剪影。但那深入骨髓的苦痛我们摸不着、尝不了,因为这再也没有第二回。

儿时,我对曾上过战场的人有着特殊的崇拜,总希望有这样一个人就在我身边。每每思及我可能认识一个打过仗的人,总会生出一股莫名其妙的自豪感。然而,爷爷虽出生于抗战前,却从未入伍。加之战火只是匆匆扫过我的家乡,我的太爷爷那一辈日子过得虽有些清苦,倒也算平安,就这样平淡地务农了一辈子。

于是我更加期盼遇上一个真正的军人。终于有一天,那个老人实现了我的“愿望”。

起初我并不知他年轻时曾参军,因他看起来实在过于羸弱,瘦骨嶙峋,似乎连他的老伴都要比他有精神。日子也普普通通,和自己的老伴住在老旧的瓦房内,天天踩着的是毫不平整的泥地。二老身边没有子女陪伴,只靠老太太平日里打打草帽挣来的小钱以及每月的补助金过生活。母亲与他们熟识,经常带我过去陪着说说话、解解闷。在这并不频繁的串门中,我被告知这其貌不扬的老头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上过抗美援朝的战场,与战友们一起,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站在被压迫的朝鲜土地上。他领的补助金实际上是退伍军人的补贴。

那时小学课本中诸如《黄继光》、《再见了,亲人》这类歌颂志愿军的课文让我对抗美援朝战争记忆深刻。但是因为小,不懂战争,只是单纯地知道志愿军是很棒、很厉害的人。于是,毫无悬念地,他成为了我的偶像。因为他极大的满足了我对于英雄的渴望,虽然他本人的形象与我想象中的不太符合,但那时顾不了那么多。我开始向周围的小伙伴炫耀我认识这样一个人,他是抗美援朝的战士。

彼时我对自己的行为并无深刻的认识,觉得再正常不过。等后来再回想起来,反而认为自己实在可恶,简直荒谬地一塌糊涂。

战争是一个国家永不磨灭的伤疤,伤口愈合了,不再痛了,可是记忆仍在。不该也不可以被当作炫耀的资本。这是国之殇。整个国家的悲痛不言而喻。单论那些未牺牲的老兵,眼看昔日的战友在自己面前倒下,倭寇的铁蹄践踏祖国的大地,这些曾经的灰暗记忆在他们的心上划下的创口愈合了否?是否仍会因为触碰而鲜血淋漓?

今日观看抗战70周年的阅兵式。纪念大会前对老兵的访问、对烈士的缅怀总让我忍不住泪目。70年前的他们不过还是青年,甚至有些还是少年,却要背负目睹战友离开的苦痛。我又不自主地想起曾被我奉为偶像的老爷爷。如今崇拜可能还在,但更多的是尊敬——他也曾被迫经历最亲密的人在自己面前离开。这些许年,亡者已无法再回,生者又该如何自处?

幼时的我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甚至为爷爷不曾参军而遗憾,实在可笑至极。现在重新审视过去,我只觉得感恩——我的爷爷、太爷爷在战火燃烧的年代能够平安地存活下来,有了父亲,有了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奔赴战场,驱逐外寇,保家卫国是大情怀。守着自己的小家则是动荡年代小人物内心最卑微的愿望。在那样的年代,能够存着自己的还有家人的生命又哪里容易呢。我的太爷爷是幸运的,所以我庆幸。

如今我依然崇拜军人——这恐怕是改不了的情结。但更多的是敬意。昔日,他们救国于水深火热中;今天以及将来,他们伫立在边疆,是牢不可破的壁垒。他们将我们的国家守护得很好。(一团十连 钟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