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家训

发布时间:2015-09-04点击次数:135
“2075年9月1日05:33”——电子集成墙面上幽幽地发着光,以适合老年人阅读的超大字体,显示着当前时间。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老头子还没起呢。起床之后,我一面悄悄地向定时伸展的晒台踱去,一面记挂起正在ZJU参加新生军训的孙子。对于78岁高龄的我来说,大字体有益于思考。并且,这是一个特别的时间,所以这个信号能够越过个人备忘助手,直接唤起我存放在已经不大灵光的生物脑中的记忆。
要是在60年前的那个时候,05:33才起床可不妙啊,老头子更是不免受到“校歌歌词33遍”的奖励……胡想着各种各样的“要是”,我照惯例登上了通讯内网。只听“poi”的一声,老花镜上弹出了“ 乖孙 发来【新信息】”的大字。
这封清晨收到的新消息,“写于一天活动结束之后,2075年9月1日00:37”。在文字的一开头没头没脑地放上提笔时间,或者翻来覆去地说着关于写作时间的废话,孙子这个写作习惯,和我的一模一样。由此,我也想到了那些已经沉没的深夜。战胜了停水、赶稿和接连几天少于三个小时的睡眠,这些夜晚的机智灵感,曾像4.0元一瓶的功能饮料一般激活着我的疲惫身心。
不过,小家伙发来的,绝对不是什么能进到团部师部的稿件,却是一封牢骚信。
“你来吧,亲爱的奶奶。我求你看在炒饭和炸酱面上把我的脏衣服带离这儿吧。你可怜可怜我这个苦逼的大学狗吧,这儿教官都罚我,我忙得要命,累得没法说,老是饿。前几天我尝试着手洗衣服,倒水的时候滑倒在地,好不容易才爬起来。我的生活苦透了,比高中狗都不如。……”
我看完这段话,总觉得有某种奇妙的既视感。不过,处于关切也是稍带点好奇的心情,我立刻接着读了下去。
“昨天我挨了一顿训。我们的实地体训,开始练踢正步已经两天多了,但是我连站都站不稳。教官说因为太过奇特,把教学录像发给了总部‘前辈组’,老前辈们一致认为这样的人每三十年才能出现一个。爸爸也告诉我,奶奶那时候和我一样,最学不会的就是这个项目。这种令人为难的项目竟然一直保留至今,到底有什么意义?
所谓的操练,反反复复,其实什么也没有。早晨是实地体训,上午模拟体训和电子战演习,下午又是模拟体训。至于“历史悠久的传统项目”合唱啦,拔河啦,只有用可怜的休息时间来准备。他们不让用洗衣机等最最最最基本的东西!不亲手擦拭那些古迹一般简陋的宿舍,‘内务’就根本不能过关,所以我拼命用吸水性丝织品洗地。
“ZJU在过去算是个大学校吧。我真是难以想象,奶奶不会骑车,却要在15分大课间(按照档案馆里的老课表)内从一区到另一区疯狂赶课。宿舍下停的新款穿梭机全是学长们的。古董自行车倒是还有很多,老电影里常看到的摩托车却没有,野狗野猫都不凶。这儿的许多学霸不分白天黑夜地在刷‘夜’,系统网络不准长时间游戏。昨晚我在一家人工食堂的橱窗里看见菜肴装在格子里摆着卖,都标好了价格,能打各式各样的套餐,很不错,排我队伍前面的人把所有剩下的圣女果炒鹌鹑蛋都打走了呢。圣女果炒鹌鹑蛋是不是番茄炒蛋的缩小版呢……”
(以上文字部分句式仿照[俄]契诃夫《万卡》)
我拖动着阅读控制条,感到文字背后那颗满怀好奇的心,和那时的我似乎有些相像。这好奇,包含着许多发现、质疑和思考。军训——这种至今连接着大学新生与大学学习生活的过程,给我的印象是辛苦、忙碌但是充实。在这个过程中,写信的少年自己将会主动探索,接受历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以及试着去理解新事物和适应新规则。所以,我不会回答“生活自理困难解决方案”“仪式的意义和美感”或者写下“抢饭导论”之类话题的新人攻略书。我希望他有一天能明白,这一切的艰辛刻苦是激发他身心潜能的机会,所有的不如意也都是对他的考验。“动作快,左脚跟着右脚走”的动作解说和指令重回耳畔。也许细节上的记忆有了什么差错,可我现在只觉得这句话充满了自信和勇气。少年的人们,踏着绚烂的脚步“向前向前向前”。其他被时间推着走的所有人,也都在“向前向前向前”。
可为何少年们的步伐会格外矫健有力呢?我动了动已经有些干枯的老腿。科技社会和经济社会至今寻求着能够永葆青春的良药。然而,特定环境和某种经历也许对人也会有相应的作用。过去的书中故事,如特战队员,历经极境,转业后成为思维缜密、足智多谋的商人。现在,一代比一代更加远离历史军事乃至真实战争的少年人们,一代比一代更加依赖各类设备作为“义肢”为生活便利的少年人们,需要自己走进一个新的地方,开始一次名为军训的历练。
“看到你这么有精神的样子,感觉你适应得还可以。虽是祖孙校友,六十年变化太多,许多问题,待你自己探索求解。军训再苦再累,毋要抱怨,务要坚持。加油。等你回来给你炒番茄炒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