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十三连】我为什么站在这里
我为什么站在这里?——每当我摆着正步的姿势,咬紧牙关,努力战胜筛糠的双腿时——这句话总会突兀地出现在我的脑海,带着一些恼火与怨恨。
我为什么站在这里?——每当我的汗水从衣领流到小腿,竭力调整急促的呼吸,却还要装作一副勇往直前的形象时——这句话就会突兀地出现在我的脑海,带着不甘和痛苦。
尤其是再一次穿上早已被汗水浸湿无数遍的外衣,感受黏黏的汗水渍——却还要不断产生裤缝声,摆出紧张的姿势时,我总会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愤怒:
为什么,我要站在这里?
是啊,为什么?
每天吃饭的时候,电视里总会不断重放霸气蓬勃的宣传片,配合着节奏感急促的音乐,一排排整齐的身影总让我感到敬佩。每每到这时我总会想到到我们军训的结束,我们也可以拍出炫酷的视频,向外界展示自己。
但这是我站在这里的原因吗?是为了光彩,或是为了大屏幕上的壮观霸气的影像吗?
当然不可能。
那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法律条文上的国防教育吗?
不,不是。因为那只需要一纸书文,一次讲座。
那么还有什么原因?还有什么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能如此坚持拼搏继续站在这里的原因?
嗯,有可能一部分人仅仅是出于对“权威”的认同和执行吧。校方规定了这个事情,学生必须要做——哪怕你不愿意。
有可能还有一部分人是出于“面子”吧,大家都在这么做,你不做,难道是吃不了苦,意志不够坚定吗?
然而,我可能是一个奇葩。我站在这里,头顶烈日,汗流浃背的原因,仅仅是为了——单纯是为了——让自己吃苦。
很奇怪,很搞笑的理由,不是吗?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别的什么事情,我们都向往简单轻松并且光彩体面。很少有人会喜欢那些在烈日下工作,每天汗流浃背,朝不保夕,生活简朴——就比如这次军训。
但我是个例外,我相信应该有不少人,或是更多的人——是,或者应当也成为“例外”。
说到这儿就不免提起竺可桢校长的两个问题了。
进入浙大你要做什么,毕业后你要做什么样的人?
扪心自问,严肃地说,我,还有大多数同学,走进浙大的校门,都是为了获取更高的知识,同时从高中的死板落后的思维方式走出来,看看这个世界,看看自己的位置——但是知识,可不会自主乖乖地进入你的大脑。书海无涯,知识浩瀚,一个人若是没有控制自我安详学习的意志,那么即使我校有藏书亿万卷,也只是一堆堆废纸。
而后,待我们理论知识学有所成,则更应该游历世界,以自己的双眼来评判这个世界,并找到自己的志向,否则若是只会数黑论黄,整日忙于笔墨之间,日复万言而胸中实无一策,又有什么能力?——但是,无论是前往偏远地带支援,还是白手起家创业,还是奔波于工作之间,都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试想一个抗恶劣环境差的人如何去得了山区,农村?一个免疫力低下的人如何受得了没日没夜的工作,倒来倒去的时差?纵使有天纵之才,没有一个身体的保障,也难以发挥他的潜力,成就一番大事。
谈到这儿我想也已经很明确的。军训,给我们带来的意志和体魄,是我们学习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但这不是全部。军训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收益——至少对我而言——是一种气质。多少人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对于一个人,尤其是男生来讲,军人的那种正直挺拔,果决刚毅的性格和品质能让一个人升华,不再欣赏杀马特发型,佝偻身体,香烟墨镜的故作深沉,也难以直视软弱卖萌,哀声叹气的“美少年”。教官身上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让人不由自主感到亲近和敬仰。一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我们也慢慢地明白坚持不懈和刚毅不屈的含义,就在两条发颤的大腿中,就在嘶哑的嗓音,酸痛的肌肉中。
这,便是我站在这里的原因。不为其他,就为自己心目中那个完美的自己。
(一团十三连 张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