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界的会面
两个世界的会面
今天一上午我一直挺直着后背。在家窝了两个月,浑身从没这么舒服过。
也许就像连长说的那样,要不是学习上的压力,这校园里鸟语花香、成双结对、弥漫着惬意的氛围实在容易让人失去斗志。他建议我们男生去当两年兵再入学——那会是别样的体验和经历,他说着,一面却尽力为我们减轻不必要的训练负担。
在连长所描述的兵营里,我们看到的不再只是军事杂志上冷艳的枪械、有范儿的制式军装,不再只是只能引起人瞬间注意的宝贝,更多的是每一个兵所承担的那些重量,那是责任,是担当。暴晒下褪下的皮肤,高强度体能消耗后的尿血,以及并不安全的日常操练中的那些安全事故,在连长眼里似乎更少是遗憾与不满,更多是应得与担负。
他说他去过安徽缺水的穷乡僻壤,那里洗澡要靠雨水;他看到过体弱的远洋海兵,也看到过拉线标齐夹纸保持军姿的方阵兵;他也体会过从直升机上下滑落地的危险和艰难······在连长那个世界里,我们似乎只是未经检验的少年。
连长也看到祖国军备与先进国家间的差距——不仅在横向的对比上,在自身的历史发展中。军队的现代化发展也并没能达到足以喘息休息的程度。不论是实实在在的武器,还是军人的平均素质,抑或信息化水平,都大有可为。连长也希望我们这些所谓人才储备发挥出种种作用,为部队乃至社会国家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讲到这,发现与部队教官的相遇不得不说是一件值得审视与打量的事情。军人维护着国人生命安全的那根不能再低的底线,他们所经历着的训练无一不在挑战着他们作为平凡人的生活,平日的繁重的操课或是演练场上的牺牲都在告诉我们,作为社会动物,一个集体乃至一个民族的存活其实并不容易;而作为代表着这个集体最高智慧的高校学子,我们在张望高处、展望未来的时候,理应把脚下的磐石踩牢、把让我们集体得以凝聚在一起的力量掌握。
我愿意在明天的训练中继续挺直腰板,昂首阔步,走向希望。(一团七连 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