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随感】论队列动作训练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4-09-14点击次数:995
众所周知,队列动作训练,诸如站军姿,齐步走,正步走,停止间转法等,是除开理论教育外,学生军训最核心的内容。在世界各国军队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最重视队列动作的军队之一。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这种高标准的队列动作训练的意义何在?要求中的“整齐划一”在现代战争中的价值究竟如何体现呢?
    鄙人看来,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在日常训练中以比较低的成本锻炼军人的意志力。二,建立一套格式以实现军队的正规化。三,潜移默化地加强士兵对指战员的服从性。
     克劳塞维茨在其著作《战争论》中提到:“打赢一场战争包含三个步骤:击败敌人的军队,占领敌国领土,摧毁敌军的抵抗意志。”毛泽东在其著作《论持久战》中也提到:“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装备,而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意志力在战争中显得尤为重要,队列动作训练可以锻炼意志力,这是个浅显通俗的好处,但为什么强调“日常训练”和“低成本”呢?我们的常识告诉我们,经历过战役的士兵和初出军营的士兵在战斗力上有明显的区别,因为老兵在对抗实际战争中的一些阻力,如持续伤亡带来的恐惧,面对严酷复杂的战地环境的焦虑,战斗失利后的不安等更有经验,这是意志力得到锻炼的结果。但若依赖于实际战争对士兵意志力进行锻炼,代价未免过于高昂,不光是人员伤亡,更是由于在日趋细致的现代战争中一次战略目标失败的成本过大,因而必须把这种训练放于日常。另外,相比野外拉练,实战演习等,队列动作训练无疑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故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有人质疑追求队列动作的整齐划一是否毫无意义,但这其实就是和学游泳一样,我们必须在岸上练习一些看似费劲夸张的动作,才能在水中划进时应对水流的阻力。如果不在日常训练中作高标准,严要求,那么当战士们面对实际战场伤复杂的地理环境时,就有可能惊慌失措,丧失灵活机动的行进力,以致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每一强有力的组织,都需要一套仪式,一种规范,来约束其成员的行为来保证其凝聚力与纪律性。在建国之初,朱德总司令在谈到现代化军队建设时就说要加强队列动作训练以实现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他往前追溯,对队列动作的重视开始于18世纪战列步兵和线式战术的兴起,而其中尤以德法两国为甚。比如现在学生深恶痛绝的正步,正是腓特烈大帝时期普鲁士军事改革的首创。在那个以队列行军且作战的时代,普鲁士在相当一段时间被称为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相当大程度要归功于普鲁士对队列动作的严格要求。而这一特点在拿破仑时期的法军中亦有体现。在炮火,敌军齐射,队友的成片倒下中以略快于齐步走的速度保证队形的前提下行进近半个小时,这没有严格的队列动作训练是完全不可能想像的,而这正是三皇之战中拿破仑的老近卫军们的现实写照。
    谈到队列动作训练,对提升士兵服从性的意义就略提一点吧。连听令站个军姿都站不好,怎么会在命令下向枪林弹雨冲锋呢?常识而已,毋须多谈。
    总之,同学们应正确认识枯燥队列动作的意义与重要性,先认识才能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