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科在军队建设中的价值实现

发布时间:2019-09-01点击次数:1473
 

军训期间在连部供稿,深觉人文大类的学生有莫名光环:总被认为是优质稿件的高产品种。学生军训,视野有限,人文学科是否能以更大尺度介入军队建设呢?我不得而知,在此聊作刍议。

按照一般标准,人文学科下有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一级学科。粗看之下,这些学科要么给人以空泛之感,要么给人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印象。除了能自然联想到哲学里的马哲可用于军队思政建设,旁的学科好像没有几钱药的功效。因此,在讨论人文学科对军队建设的作用之前,需要先澄清人文学科的一般作用。

“人文学科”一词出现在现代科学爆炸式发展的20世纪。这个简便的称呼充分体现了在科学分科化、专业化的时代,古老的文史哲学科“日渐式微”。“式微”部分根源于接受人文教育的“通才”越来越难以胜任精细的、专业化的工作,部分则来自于迅猛发展的STEM学科本身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全面超越。那么人文学科除了陶冶情操、思想建设,究竟有何一般功用?想要讨论人文学科的一般性功用,必须回到人文学科的学科特点上。

第一,人文学科重视综合性,多是高度理论化的务虚学科。以哲学为例,其研讨范围、研讨内容往往无法被外行人轻易理解,涉及“范畴”“德性”“绝对精神”等抽象性极高、涵盖面极广的概念(而且往往不是通常语境下的字面意思)。真正接受这种学科教育的学生,往往能够超越一般的形而下的“知识”,走向“智慧”。他们拥有更强的思维能力和更新锐的理念,这也是精英大学如哈耶牛剑最顶尖、最热门的学科往往是人文学科的原因。

第二,人文学科着眼于“人”。以文学为例,文学可以增进对人性的理解,可以帮助你立体地认识一个人,而不仅仅只是在听到自我陈述后做出心理分析。迪斯尼总裁埃斯内的大学专业是英语和戏剧,没上过一堂商学课。他鼓励三个儿子在大学学英语文学。他说:文学对人的帮助是难以置信的。你做生意时总要处理人际关系。文学帮助你理解什么才能打动人。

由此,我们得到了无法被理工科替代的人文学科的价值:综合性思维与对人的思考认知。

这两个价值对于军队建设尤其珍贵。首先,战场是瞬息万变的,作战指挥没有办法用一种固定的范式概括,至多只能得到几个原则,比如“风林火山”、“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使自己的兵力超过敌人”至于如何去贯彻运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军事素养,而军事素养则与人文素养高度契合。心学大儒王阳明善于攻心,在平江西寇患、宁王之乱中充分运用疑兵之计,步步把握敌方思维,故而最终皆告成功;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并没有上过军校的“书生”,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作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下出四渡赤水这步妙棋,窃以为人文学科带给他的综合思维能力功不可没。

其次,军队建设不止需要良将,也需要精兵。人文学科从人本身出发,能够发掘出可以触动人心的事物。如何触动每一个战士、激发其战斗意志是一个重要课题。后唐庄宗李存勖善作军歌,常传于卒伍吟唱,使士兵冲锋时“忘其生死”,兵锋锐利,十余年便平定中原。“大师吹律合声。商则战胜,军士强。角则军扰多变,失士心。宫则军和,士卒同心。徵则将急数怒,失士心。羽则军弱,少威明。”也在说明这种阵前鼓舞士气的意义。用兵一时,养兵千日,拥有人文素养者可以敏锐地体察战士的心理感受和战斗意志,“知士卒之寒暑、知士卒之劳、士卒之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1]提供合适的长期建设策略,对于军队长期建设意义重大。

由此可见,“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看法并不合理,“书生”可以陶醉于花前月下,却也可以运筹帷幄。人文学科对于军队建设意义重大,在强军目标已然提出的今天愈发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价值。(一团一连 朱松涛)



[1] 以上两段古文皆引自《六韬》。